重慶科技職業學院扎根巴渝大地,面向西部、服務全國,秉承“精技強能、匠心鑄魂”的校訓和“明德尚行、明禮守信”的校風,開拓創新、凝練特色、培育優勢。
長期以來,以服裝藝術設計為特色的重慶科技職業學院堅持“把學校辦到小鎮”的辦學理念,先后與中國夏布小鎮、萬靈古鎮、龍集鎮、盤龍鎮等4個小鎮融合辦學,發展以夏布產業為載體、以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為依托、以“加合夏布”老字號為平臺的“技藝產育”理論與實踐,形成了“小鎮”辦學模式。
以布扶志 激發“想織造”的動力
培養良好的精神道德素養,從而激發內生動力,昂揚“想織造”志氣。
通過文創活動弘揚夏布文化。自2010年以來,企校簽訂“1+1”戰略合作協議,打造“校企鎮”協同模式。小鎮積極引導當地勞動者參加夏布手工藝培訓班,并出臺政策鼓勵創新創業;學校以中國夏布小鎮為基地每年舉辦暑期夏令營,開辦重慶市榮昌區婦女夏布手工制品培訓班、“巧手云集”榮昌區非遺工坊夏布培訓班,開展扶貧扶志社會實踐活動,組建“工匠導師+技術能手+工匠校友+學生支部”織造團隊,開展夏布手工藝學習及相關就業創業宣傳,培育勞動者織造就業創業典型。
通過共創基地習得專業志趣。行業、企業和學校三方辦學主體積極融合,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,從招生、教學、就業等多方面實現“協同育人”。學校與中國夏布小鎮合作創辦“中國夏布研究院”,成立“夏布班”,開展實習實訓、考核上崗等教育教學環節,并與中國夏布小鎮合作建成“重慶科技職業學院服裝藝術設計產教基地”。
以織扶智 培養“會織造”的能力
培養扎實的專業文化知識,從而提升自生能力,內生“會織造”的智慧。
“校社合作”打造田園課堂。學校與“媽媽制造重慶榮昌夏布合作社”合作,打造“田園”課堂。學校負責培訓合作社老師、援助教學設備,合作社教師負責到十里八鄉實施織造技能教育。學校、加合夏布先后為合作社累計投入設備資金100多萬元,培訓師資152人次。合作社與學校教師在榮昌田間地頭現場手把手教授近6000名女性勞動者織造技藝,幫助她們學會一技之長,實現在家就業創業的愿望。
“網絡聯校”構建云課堂。學校與區婦聯合作建立由40余名創業女性、班主任、教師等構成的“夏布花”微信群,實行“班主任督導—教師結對幫扶制”,創業者通過手機收看示范視頻,有問題直接遠程聯系結對教師。云課堂的推進解決了線下教育無法長期堅持的問題。近年來,學校累計講授在線課程500余課時,通過線上云課堂學習的創業女性有40余人次。
以業扶貧 打造“能織造”的合力
培養強硬的產業發展本領,實現發家致富,打造“能織造”的合力。
“駐鎮孵化”建設線下“學創產”空間。學校選派創業教師常駐榮昌,孵化了“媽媽制造”重慶榮昌夏布合作社、中國夏布小鎮農民工返鄉創業園、“夏布三娘子”織染繡技藝培訓工坊、巾幗扶貧家庭工坊等線下工坊,為夏布勞動者創造了實踐的平臺,提供了60多個實踐的崗位。
“結對指導”打造線上“學創產”空間。學校為21名創業女性指定了結對創業教師,幫助她們在淘寶網開設線上網站。創業教師手把手地幫助創業者選定品類、設定搜索詞、設計商戶頁,為銷售引流。80余名創業者參與網店的經營與實踐,產生銷售額300余萬元。現夏布小鎮有各類電商網店24個,其中18個是由學校結對指導幫扶的創業女性經營。
十多年來,榮昌已建成中國夏布小鎮等傳承場所,現有國家級傳承人1人、市級傳承人空缺、區級傳承人50人,校鎮企聯合培養了130余名夏布工匠。“幺妹織造”帶動約10萬人參與夏布織造技藝的推廣和傳承,其中100余戶家庭走向脫貧致富之路。
(周明星 胡文梅)